描写湖的成语
-
五湖四海
[wǔ hú sì hǎi] 五湖:我国的五大湖泊(指鄱阳湖、洞庭湖、洪泽湖、太湖、巢湖)。泛指四面八方;全国各地。有时也指世界各地。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。
-
啸傲湖山
[xiào ào hú shān] 〖解释〗啸傲:随意长啸吟咏游乐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。
-
气吞湖海
[qì tūn hú hǎi] 犹气吞山河。
-
江湖骗子
[jiāng hú piàn zi] 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、算命等骗人谋生的人或招摇撞骗的人
-
流落江湖
[liú luò jiāng hú] 形容穷困潦倒,漂泊异乡。
-
浪迹江湖
[làng jì jiāng hú]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
-
湖光山色
[hú guāng shān sè]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
-
老江湖
[lǎo jiāng hú] 指在外多年,很有阅历,非常世故的人。
-
落魄江湖
[luò pò jīng hú] 〖解释〗落魄:穷困失意。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。
-
-
襟江带湖
[jīn jiāng dài hú] 襟:衣襟。带:衣带。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,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。
-
身在江湖,心悬魏阙
[shēn zài jiāng hú,xīn xuán wèi què] 〖解释〗魏阙: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,用作朝廷的代称。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。
-
闯荡江湖
[chuǎng dàng jiāng hú] 指奔走四方,在外谋生。
-
陂湖禀量
[bēi hú bǐng liáng] 比喻度量宽广恢弘。
-
鹅湖之会
[é hú zhī huì] 南宋淳熙二年(1175年)在信州(今江西上饶)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。由吕祖谦邀集,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。在治学方法上,朱熹主张“先道问学”和“即物而穷其理”,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;陆九渊主张“尊德性”和“发明本心
-
鼎湖龙去
[dǐng hú lóng qù] 同“鼎成龙去”。
-
龙去鼎湖
[lóng qù dǐng hú] 典出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馀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涘,龙涘拔,堕,堕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胡涘号,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,其弓曰乌号。”后因以